傳 真: 0519-88904298
聯系人: 顧經理
手 機: 13092569603
Q Q:497143728
E-mail: 497143728@qq.com
地址: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鄭陸鎮焦溪
污泥干化過程中,隨著水份蒸發,污泥逐漸由漿狀變成粘性很大的半固體狀,再到塊狀。無論熱空氣直接干燥法還是熱傳導間接干燥法均經歷該過程。將污泥分散,擴大污泥與熱空氣或傳熱面的接觸,是提高污泥干燥效率的有效途徑。
常州市科達干燥機干燥工程有限公司改進回轉圓筒干燥機,增設破碎裝置,用鍋爐尾氣等廢熱干燥污泥,取得很好的效果。
目前市場上采用回轉圓筒干燥污泥的典型工藝是:干燥器本體圓筒呈適當的傾斜角,一般5%左右,并慢慢旋轉,污泥從其一端投入,在圓筒內與熱風逆向或同向接觸進行干燥。由于污泥粘性大,在旋轉前進中容易成塊,分散性較差,極大地影響傳熱效率。解決辦法是:在回轉筒內設置一打散裝置,使污泥在干燥過程中邊前進邊打散,增大與熱空氣的接觸面積。為避免打散裝置過熱損壞,打散裝置的支撐與動力部分都固定在回轉圓筒之外。
改進后的回轉圓筒干燥機干燥污泥等粘稠物料,干燥效率比起無打散裝置的回轉圓筒有較大提高,但該打散裝置還有較大局限性:
1、污泥濕含量在35~45%時打散效率最好,含水在50%以上時很難打散,含濕較高時已打散的污泥在揚料板舉起拋下的過程中又重新結團,污泥在回轉圓筒中走過一半路程才可達到50%左右的含水率,就是說在干燥機的前半段,打散裝置起不到應起的作用,傳熱效率很低。
2、結構性原因導致打散裝置是一個長軸結構,為保證剛度與強度,就要加粗長軸,加大結構,如此增大了轉動慣量,無法提高轉速,達到滿意打散效果,動力消耗也太大。
常州市科達干燥機干燥工程有限公司經過多次研究試驗,設計了全新理念的濕污泥粉碎裝置,安裝在回轉圓筒干燥機進料箱上。采用特殊工藝將進入干燥機的濕污泥粉碎打散,并使其在干燥機中不再團聚,提高傳熱效率,得到粉粒狀干污泥成品。
這種粉碎機的引入及干燥工藝的改進,使廢煙道氣與堅固耐用的回轉圓筒干燥機結合,使粘度較大不易分散的污泥象粉粒狀物料一樣進行干燥。同一機型的產量提高了2倍以上,使廢熱廢物得以有效利用。
這種干燥方法也適用于雞糞、煤泥、酒糟、藥廠廢渣等粘性大、不易分散的物料干燥。